• 微信

名下无虚 VOL.117 | 赵明:我们能做出比国外优秀的球鞋设计

安福相册时间:2023-02-28 阅读数:1 +人阅读

平时喜欢球鞋的朋友应该听说过 FOOT INDUSTRY 足下工业株式会社,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日系”,但这却是一个实打实的中国球鞋设计师品牌。FOOT INDUSTRY 曾在 2015 年出品过一系列 “爆款”,Fly 3.0。这系列有多火?直到现在我还经常能在淘宝和闲鱼上见到这鞋的假货,还是大范围、高销量的那种。有假货也意味着有市场,Nikeadidas 等品牌有假货很正常,但一个非大牌且刚诞生不久的品牌能有这样带动销量的设计实属难得 (2014 年才成立)。

当年的 “爆款” Fly 3.0 系列,据说假货都有十多万双

很多人都是从当时的 Fly 3.0 系列开始了解 FOOT INDUSTRY 以及它背后的设计师赵明,不过你可能想象不到赵明本人竟然也只是才 25 岁的年轻人,在上学时赵明就已经确定自己未来要从事球鞋设计。为了能有多维度的学习,他离开故乡专门到日本发展。

这几年赵明跟团队也在球鞋设计领域不断摸索、试错,从一开始的青涩到慢慢找寻自己的位置,再到现在作为一个中国品牌受到了日本甚至国际市场的认可。日本球鞋圈的 “权威”,mita sneakers 主理人国井荣之曾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对 FOOT INDUSTRY 的喜爱;Jeff Staple 现在到日本也经常去赵明工作室找他交流;另外像是 Chris Brown、陈小春等等明星也曾多次上脚 FOOT INDUSTRY 的产品。

国井荣之着用 FOOT INDUSTRY 2018 秋冬 “ROAM” 系列

前段时间 NOWRE 团队曾拜访 FOOT INDUSTRY 在日本的工作室,与赵明聊了聊他自己的设计以及当下球鞋圈的现象。服装品牌主理人我们之前介绍过许多,今天名下无虚就带大家再来认识下这位年轻的中国球鞋设计师:

 

赵明

FOOT INDUSTRY 足下工业主理人,球鞋设计师

 做球鞋设计的门槛很高 

很多人一开始听到足下工业这个名字都以为是日本品牌,能讲讲它的由来吗?

我很喜欢日本,大概初中的时候就想好了如果要做自己的品牌就叫足下工业。工业是因为鞋履设计准确来说是工业设计的一种,其实和服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是学设计出身,可能很多问题都是从设计考虑的,所以我的品牌名称一点都不酷,就是很实在地阐明了我在干什么。又因为日本公司是株式会社,所以连起来就是足下工业株式会社了。

知道你大学念的是服装设计,但为什么后来选择了球鞋设计呢?这两者在你看来有什么区别?

我以前是专业踢足球的,很喜欢贝克汉姆。看着他每天换鞋,我也在自己球鞋上画,然后慢慢地就开始设计球鞋了。上大学也是想学这一行,那时不太了解专业,念了服装设计。不过假期我就去福建工厂跟人家学球鞋设计,直到毕业设计的时候做了一款鞋,之后就一点一点做起来了。

正是因为 2002 年贝克汉姆穿的这双猎鹰系列战靴,赵明喜欢上了球鞋,进而选择了球鞋设计这条路

(图片来源:performgroup)

球鞋设计是 3D 立体设计的类别,而服装偏平面设计更多一些。鞋子从设计到最终大货完成,这中间可能要经历半年的时间。因为鞋子稍微大或小 5 毫米,脚很容易就感觉得到,而衣服可能没有那么严格。一双鞋子可能就像一辆车,要考虑使用者的穿着环境,这就如车要考虑路况;其次鞋子在行走过程中要考虑形变,例如高速运动中的变向、支撑、刹车等等,而一辆车也要考虑这些安全性能。一般情况下球鞋设计师至少要有五年的学习沉淀,才能做出一双成熟的产品,门槛很高。这个过程是非常非常难熬的,很难有人坚持下来,所以这一行的人就比较少。还有就是开发成本太大,很多人不愿意投资。

有没有受到过哪些设计师的影响?

藤原浩。我觉得他的设计很有品味,使人安静,又让人自信。这就像是你住在一个全部都是 MUJI 产品的房间里,感觉特别好。

为什么选择在日本发展?设想如果足下工业是在国内会有什么不同?

因为我是通过 Ins 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想出来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好的品牌。其次我是因为原宿品牌喜欢上了潮流文化,就想来看看。如果我在国内发展,足下估计撑不到现在吧。日本能看到最新的资讯,同时也能接触到最老的产品,这种多维度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国内只有最流行的东西,每天更新得都太快了。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所有东西都太新,也没有多少人有做品牌的经验,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日本人毕竟做得早,所以能学习的东西就很多,我也可以少走弯路。

对于设计你经常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很认同这点,因为现如今要想再凭空创造一个没有出现过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要怎么把握取其精华和有可能被指责抄袭之间的度呢?

国外的品牌有很多设计其实不适合我们,比如 Balenciaga 老爹鞋。所以取其精华,那我就要学习它的鞋型;去其糟粕,我觉得就是去除它繁琐的设计。日本人就是学美国人,但是他们只学习对自己有用的。至于如何把握学习抄袭之间的度,那就是后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体现的了。我自己取到精华就好了,毕竟抄袭这个事每个人看法都不同,你也没办法满足所有人的想法,这就看自己怎么把握了。

就比如18秋冬的一款鞋是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都是好设计 

你觉得一款好的球鞋设计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只要是赵明设计的都不会差哈哈。我觉得如果能满足消费者的一个功能需求,并且把这个需求做到极致,那么基本上这个产品不会太差。目前我每一季都会推出防水鞋,市场反应一直都还不错。其次就是在长时间走路中能帮助减少疲劳的鞋子,我们和成熟的供应商比如 Vibram 或者 CORDURA® 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能提升产品的功能性。

我觉得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都是好设计,而且是能长久的设计。而最近比较火的 Virgil Abloh x NikeLab 我觉得就不能算是好设计,它就像是一种自嗨。因为大家现在吃饱穿暖了,谁都不会缺一双鞋一件衣服,所以只能用特别怪的东西当一个话题调动大家。

Off-White™ 2019 春夏秀场上的这几双 Nike 联名鞋款,

可以说是 “怪” 的代表了

但产品除去专业的设计、技术、生产等等要素之外,你是否认为话题对于现在的(运动鞋)品牌来说也非常重要呢?

我觉得对于球鞋来说还是科技和设计最重要,因为人的脚对于功能这个东西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12 年时的 Flyknit 是让我觉得很震撼的设计,但近几年 Nike 没有什么让人觉得记忆犹新的突破性科技了。的确行业里需要有人出来带流量,就算 Nike 不是跟 Virgil 合作也会有其他人来做。但 Off-White™ 没有任何历史故事可以讲,回头看一下,没有故事没有历史的品牌活不长。不过我觉得在 2020 年会有一个突破,因为是奥运年,Nike 会有四年一次的科技峰会,我觉得他们会打破现在的状态。

如今奢侈品牌也纷纷进军球鞋领域,甚至前一段 Givenchy 还跟日本球鞋名所 mita sneakers 联名了,这事你怎么看?

在日本 sneaker 界国井荣之是非常有影响力的,Givenchy 也许是想借着国井火一把吧。单纯从设计上来讲,这个联名看完跟没看一样,没法让人记住。要是从生意上来看,那绝对是能买房买车了。这联名如果给我我也会做,Givenchy 毕竟是个大牌。

现在年轻人是消费主力,奢侈品大牌们为了生意也会向这个群体靠近,甚至是 “hype” 化。对于奢侈品牌的球鞋产品,我会看也会试穿,但我不会消费,有那个钱我还不如买十双中古 HTM

mita sneakers x Givenchy JAW

(图片来源:mita sneakers)

球鞋定制近几年很火,前不久你也与定制师 Ziv Lee 有过合作,那么你觉得这种现象还能火多久呢?

我觉得球鞋定制过不久就不这么热了,我如果有钱就请 Ziv 做设计师了。就像很多年前大家都喜欢把牛仔裤剪成破洞的一样,就是一阵流行。但是话说回来,谁跟上流行谁挣钱。 Off-White™ 我觉得就像定制一样,比如最近它秀上的这两双,并没有 Nike 设计的精髓。

FOOT INDUSTRY 此前与 Ziv 的联名款,将机能与中国元素相结合

你觉得现在的球鞋文化或者氛围,跟十年前有什么不同?

从某些层面上,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球鞋文化了。十多年前因为信息不发达,所以让人对鞋子有幻想,大家也会相互交流,慢慢得就会有文化出现。现在大家生活条件更好了,有钱了一些东西就变质了,可能就不珍惜了。甚至现在球鞋也成了一种投机手段 (虽然过去也有这种情况),不单纯了。你回忆一下你拥有的第一双 Nike 是不是特别珍惜?过去如果买到我喜爱的鞋子,毫不夸张地说我会穿着它睡觉;但现在,估计也只有我自己设计的鞋子能让我这样吧。

来自街头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不愿意看别人脸色 

那在当下这种新品层出不穷、流行快速更替的环境下,会不会产生更多盲目的消费者?

我觉得这要怪我们这些做品牌的。因为我们没有做出好的产品,给消费者太多(不够好)的选择,所以大家不知道买什么。就像足下 15 年那双 3.0 爆款,大家觉得好,所以想买鞋的基本上都会考虑一下。但是我们之后没有做得很好,人家慢慢也就不会买了。其实就是那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你的东西够好够独特人家才会选择你。

现在足下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同时也进驻实体店。不依赖单一的淘宝渠道,你觉得这种对于品牌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好处。首先我也是一个来自街头的孩子,而来自街头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愿意看别人脸色。包括我决定成立自己的工厂也是这个原因,自己跟自己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主导权在自己手里。我们很多国内的品牌都是依靠淘宝发展起来的,这点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只关心哪家的淘宝流量大、潮流单品多,这就成了一个为淘宝而做的品牌。那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淘宝了我们的品牌也就跟着了?相信真正想做好品牌的人都会考虑到这一点。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有想过走线上,结果发现和消费者距离越来越远。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就只是买卖关系而已。后来就走实体代理路线,所有人能看到我们整个系列的实物,这从视觉上就是一种满足。实体店也能让顾客明白品牌想要表达什么,我觉得在实体店消费就像在杂志上看东西一样,有感觉。你看做餐饮也是,生意好的一定是老顾客多的,因为有交流。

全球用户都能通过  footindustry.jp 第一时间了解品牌动态并且享受购买服务

足下 18 秋冬系列好似是一个爆发,推出了好几个系列,还跟九大单位做了合作。

这是我认为的正规品牌应该有的 sku 数量,不同类型不同款式针对不同店铺和消费者。去年我把很多事想得太复杂,负能量很多。今年想明白了,只想把设计做好,这也就体现在了产品上。

NOWRE 也在这九大单位之中,上面这双就是我们与 FOOT INDUSTRY 的联名款

(图片来源:FOOT INDUSTRY)

之前足下的 Fly 3.0 被抄得蛮狠的,现在的设计还会遇到这种问题吗?另外你会担心别人抄袭你吗?

Fly 3.0 当时的确被抄得很惨,也影响了生意。不过现在的话,想要再抄足下应该难度比以前大了,不管是技术上还是设计上。我觉得假货有假货的渠道,我有我的渠道。消费者也不同,我就这么大能力能做这么多推广,那我就挣我这么多的钱。

最后你觉得足下的品牌调性是什么?

足下做的是适合亚洲人的设计。亚洲人相对还是比较保守内敛的,所以我的设计相对来说不会很炸,需要平衡亚洲人穿着搭配的需求,包括颜色还有板块的分割。其次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沉淀几年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款,比如说硫化鞋、复古跑鞋等这种人手一双的款式。将来我希望足下能够成为每个人简单生活中的必需品牌。

 

采访的时候我问赵明,为什么 FOOT INDUSTRY 的产品能受到日本人的认可,众所周知日本人的要求和眼界都相对较高;另外从一开始就在国外发展的定位是否算是 FOOT INDUSTRY 的优势之一,毕竟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的偏见一直存在。但赵明告诉我:“这跟在哪里没有关系,跟你做什么、怎么做才有关系。我的想法很简单,出来就是想看一下怎么做才是一个真正的品牌,就当是长见识了”。

包括设计也是,其实我们能做出很多比国外优秀的产品,只是我们自己人不知道而已。

PHOTOGRAPHERliuyuanquan